煤礦架空乘人裝置(又稱猴車), 是煤礦井下輔助運輸設備,主要是運送人員上下斜井或平巷之用。它主要由驅動裝置、托(壓)繩裝置(包含猴車輪襯)、抱索器、尾輪裝置及電控裝置等組成。
猴車運行速度低,乘人離地不高,具有運行安全可靠、人員上下方便、隨到隨行、不需等待、一次性投入低、動力消耗小、操作簡單、便于維護、工作人員少和運送效率高等特點,是一種新型的現代化煤礦井下人員輸送設備。
貴州猴車的工作原理:
將鋼絲繩安裝在驅動輪、托(壓)繩輪、和尾輪上,并經設有重錘的張緊裝置拉緊后,由驅動裝置的電動機輸出動力帶動減速機上的驅動輪和鋼絲繩作循環(huán)無極運行,吊椅則通過抱索器與鋼絲繩鎖緊在運行的鋼絲繩上,隨鋼絲繩上行或下行,從而實現輸送礦工的目的。其中鋼絲繩通過尾部張緊裝置張緊后,以維持鋼絲繩在托繩輪之間的撓度和張力。
猴車的使用環(huán)境條件:
1)煤礦巷道工作有坡度。
2) 隔爆型乘人裝置工作時, 周圍空氣中瓦斯、煤塵等不應超過《煤礦安全規(guī)程》中規(guī)定的濃度。
3) 乘人裝置應安裝在空氣溫度0℃~40℃、相對濕度不大于85%(環(huán)境溫度為20℃±5℃時),海拔高度不超過1000m的巷道內,應能防止液體浸入電器內部,無劇烈震動、顛簸,無腐蝕性氣體的環(huán)境中工作。
4) 當海拔高度超過1000m時,需要考慮到空氣冷卻作用和介電強度的下降,選用的電氣設備應根據制造廠和用戶的協議進行設計和使用。